從英國回來已經(jīng)有些日子了,每當(dāng)想起當(dāng)年在英國的生活,還仿佛置身其中。說來也怪,映入腦海當(dāng)中的不是英國劍橋那優(yōu)美的小橋流水,不是那雄偉的西敏斯大教堂,也不是愛丁堡那如夢幻般的城堡,而是那兩款典型的英國食物,也許是中國人對吃特有的敏感在作怪吧。
首推的便是“炸魚和薯條(Fish & Chips)”。在英國的路上行走,無論什么時間,都經(jīng)??梢钥吹饺藗兪峙跻粋€紙包,里面是澆了番茄醬或者芝士調(diào)料的薯條和一大塊煎魚。當(dāng)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毫無感覺,這也算是名小吃嗎?那里有中國的小吃美味。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同學(xué)漫步在利茲的一個小公園里,看到有很多人在買街邊的小販的炸魚和薯條,問旁邊的人,那人告訴我們這家做的很好吃,很有名氣。于是,我們也買了兩份,再加上一杯熱咖啡。我們坐在草地旁的長椅上,開始大吃起來,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遠(yuǎn)處草地上,一家英國人正在帶著愛犬作游戲;一位母親帶著女兒做在旁邊聚精會神的看著書,一些孩子的玩耍時的嬉笑聲時不時傳入耳際。突然有種在電影中看過的場景的感覺,一切都太美好了,包括我手中的炸魚和薯條,又香又脆-人間美味呀。
另外想說的是英式下午茶。回國之前才感覺英國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們還沒有經(jīng)歷過,突然想起朋友說過的英式下午茶還沒有品嘗過,悲劇呀。于是先做了一番研究后準(zhǔn)備好好品嘗一下。傳統(tǒng)的英式下午茶據(jù)說源自維多利亞時代的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瑪麗亞。那時候英國人每天只吃早點和晚餐,貴族則一般在晚上8點之后才用晚膳。早晚餐之間的悠長間隙,就讓不少人饑腸轆轆。好客的公爵夫人安娜瑪麗亞喜歡邀請三五知己,在每天下午4點左右來家中小敘,于是就請廚子備香醇好茶、精致的三明治及小蛋糕,并用上等瓷器盛載待客。她的待客之道在貴族社交圈流行起來,名媛淑女閑來午后小聚時享用茶點,蔚然成風(fēng)。
最初,下午茶只在英國貴族家庭花香四溢的草坪上或富麗堂皇的客廳中舉辦。女士們穿著優(yōu)雅長裙,精心打扮一番,與親友一起,舉止得體地啜茶用點。漸漸地,打破只有女士參加的規(guī)矩,男士也被邀請參加。再后來,下午茶從上流社會傳到中產(chǎn)階級。近20年來,英式下午茶程序簡化,也更被廣泛接受。如今,嗜茶的英國人多把飲茶看作聯(lián)絡(luò)感情、商談工作的社交方式。茶和點心是基本配置,偶爾搭配咖啡、香檳,加上芳香美味的糕點,很適合與好友或生意伙伴促膝長談,也可作為生日、婚禮派對等的特別慶祝方式。
正宗英式下午茶對于茶桌的擺設(shè)布置有很高要求,各種甜點需擺放在銀質(zhì)三層塔盤上,帶刺繡或蕾絲的白色桌布上擺放著精致的茶壺、茶杯、茶匙,點綴以鮮花、蠟燭,再播放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閑適優(yōu)雅的下午茶氣氛便營造了出來。
英式下午茶塔盤各層擺放的甜點都有固定品種。底層點心因地而略有不同,有三明治、乳蛋餅或司康餅;塔盤第二層擺一小塊檸檬蛋糕,一塊蘿卜蛋糕和一塊生姜蛋糕;頂層是法式糕點,色澤鮮艷,外形精巧,優(yōu)美得讓人不忍下口。
當(dāng)然點心的食用順序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由下往上開始吃。品點心由下往上開始吃,口味由淡而重、由咸而甜。首先嘗嘗帶有咸味的三明治,讓味蕾慢慢品嘗出食物的真味,再啜飲幾口芬芳四溢的紅茶;接下來是涂抹上果醬或奶油的英式松餅,讓些許的甜味在口腔中慢慢散發(fā);最后才由甜膩厚實的水果塔,帶領(lǐng)至下午茶的最高潮。
做足了功課后,我們與幾位好友相約到利茲飯店的茶座小坐,一切正如所描述的那樣環(huán)境優(yōu)雅、文化氣息濃郁、布置裝潢精美。心中頓時感慨:了解一個國家不僅僅用眼睛,還要用嘴吧。一下午的時間象長了翅膀一樣迅速消失了,與友人的暢聊,美味的茶點還有那令人難忘的異國情調(diào)為我的英國的經(jīng)歷畫上完美的句號。